2019年12月21日晚,沐鸣娱乐MTA精英講座有幸邀請到了英國薩裏大學李剛教授,為我們開展主題為《以生活方式為導向型動機的旅遊小企業對社會責任與績效的影響》的講座。李剛教授細致、清晰、透徹地講述了他關於生活方式型旅遊小企業的研究心得😦🟰,將理論模型的選擇與研究工具的使用相結合,讓大家領略到高水平量化研究論文的寫作精要。

本次講座由沐鸣平台副教授MTA項目主任孫雲龍老師主持,講座報告的主題來源於李剛教授2018年10月合作發表在《旅遊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影響因子5.169🏊🏻🧟♂️。可以說是非常前沿的專業性論文,含金量相當高⚂,現場同學都十分認真地聆聽李剛教授的報告。
李剛教授從5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對這篇論文進行了匯報,分別是背景介紹,研究假設,研究方法👩🏻🏫,實證結果以及研究結論。

李剛教授對Lifestyle-Oriented motivation(LOM)🧘🏽🧑🏼🏭,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ST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進行了解讀⛹🏽♀️,並認為LOM是很多STE創業和經營的原因🩱。同時👵🏽,LOM和STE對CSR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根據相關的研究👆🏼,做出了以下假設。
假設1: LOM對STEs的CSR行為有顯著影響。
假設2: LOM對STEs的整體表現有顯著影響🧑🏫。
假設3: LOM對STEs維持經營的意願有顯著影響🧑🎨。
假設4: CSR顯著改善了LOM與STEs績效的關系。
假設5:績效改善了從LOM到STEs維持運營意願的關系路徑🙁。

該研究選擇了雲南大理和廣西陽朔這兩個城市中的STE,如民宿、賓館等👴🏻🧝🏿♂️,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集了154份案例⚖️,以此為基礎進行了兩階段結構方程模型數據分析🍙。最終得出結論🫥,LOM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的各個方面(產品👩🏽💻、環境🤷🏿🧙🏼♀️、社區、員工和遺產保護)♾;但這只會增加企業的主觀績效,對企業的客觀績效沒有顯著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和績效在從LOM到所有者經營意圖的路徑上的中介作用也得到了證明。
李剛教授以這個案例為基礎,對為什麽會使用兩階段結構方程模型🧔🏽,並且是如何選擇研究工具進行分析的為我們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讓大家領略到高水平量化研究論文的寫作精要🐧,受益匪淺👇。

最後李剛教授對本文進行了總結,從LOM的視角:通過實證考察LOM對企業行為是存在影響的⛹🏻♂️。從CSR的角度來看:LOM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驅動因素。但是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樣本相對較小🫵🏻,區域比較單一。在未來的研究方向上可以註重LOM多維度、整體性的測量😀。

在匯報的最後,很多學生提出了很多專業性的問題。在方法論層面上,哪一個數據的擬合度會更好🧑🏽💼?如何看待相關關系以及因果關系的不同?李剛教授也一一給出了解答✭,並且強調🍽,我們的定量研究是在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千萬不能用數據來否定模型。在以後的研究中也要勇於創新🤨,博采眾長。
孫雲龍老師對本次的講座進行了總結🙋🏿👷🏻,在看文章內容時,我們要懂得把論文和實際事情相結合,並且思考如何應用到自己的論文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好的方法論課程就是應該以論文為起點和終點🎹,能夠帶學生從第一視角來理解理論研究的出發點、方法和意義🎦。
再次感謝李剛教授的精彩分享🧖🏻♀️,八小時時差和十三個小時的越洋旅途絲毫沒有影響到演講的質量和激情👦🏻,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認真學習!
(李剛教授合作發表在《旅遊研究雜誌》上的論文:Wang, Caiping & Li, Gang & Xu, Honggang. (2018). Impact of Lifestyle-Oriented Motivation on Small Tourism Enterprises’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004728751880038. 10.1177/0047287518800389.)
撰稿:2019級MTA全日製學生 仝晶晶
攝影:2019級MTA非全日製學生 陳 進